手机为什么不能取代对讲机?

文章详情

为什么智能手机普及了,对讲机仍然没有被淘汰?

随着时代进步,智能手机几乎成为了人手一部的“万能电器”。今天,手机已经集成了收音机、录音机、电视机、手电筒、计算器、游戏机、遥控器等多种功能,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。

看似手机可以取代一切传统设备,但唯独对讲机,依然在很多领域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。为什么?

答案在于:对讲机无需依赖互联网或公共通讯网络

在无线电通信广泛应用的今天,从天上的飞机、卫星,到海上的舰艇、轮船,再到陆地上的车辆、广播、电视、移动电话等,都离不开无线电技术的支持。对讲机作为一种传统但可靠的无线通信方式,拥有以下独特优势:

  • 不依赖网络:即使在没有移动信号或互联网的地区,对讲机依然可以独立通讯;

  • 即时高效:一键通话,不需要拨号等待,沟通更迅速;

  • 抗干扰性强:在突发灾害、网络瘫痪、极端环境中,依然能保证稳定通讯;

  • 专为特殊环境设计:比如野外作业、山区救援、海上作业、矿井工程等场景,手机信号常常弱甚至全无,而对讲机仍能保障团队协作与生命安全。

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,那就是对讲机等无线电设备在紧急情况下的作用,是手机无法替代的,特别是在一些重大自然灾害当中,一旦运营商的基站在灾害中受损并且无法工作时,那手机就无法使用了,相反,对讲机等无线电设备是可以使用的,特别是短波无线电设备,还可以实现远距离的通讯,要知道在重大的自然灾害中这可是能起到非常非常重要作用的,一般都是相关部门在救灾行动中必须得带着的物品。

总结:

智能手机虽强大,但对讲机,因其独立、可靠、高效的特性,仍然不可或缺,尤其在网络无法覆盖或极端环境下,依然有着无法替代的生存之道。

看5.12汶川地震中业余无线电通信(业余电台)的作用:

「紧急呼叫!紧急呼叫!我们是四川无线电运动协会的技术人员,现在已经进驻四川震区汶川,灾情比我们预想的严重得多,现在地震灾区尤其缺少帐篷、水、雨具和雨衣!而我们却一直无法和成都方面取得联系,请求支援!请求支援!听到请覆,听到请覆……」据《广州日报》报道,这一条信息经过连续20多个小时的耐心呼叫,终于被1500公里外的广州市海珠区少年宫BY7KH电台台长刘建荣收到。正是无线电通联的作用,让外界了解了震区的情况,及时解救了不少被困家人们,因为最强大的手机在震后是无法联系外面的。

微信赞助

支付宝赞助

版权:好客山东,魅力齐鲁。

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qlham.com/713.html

下一篇:

已经没有下一篇了!

扫描二维码

微信:jusart

扫描二维码

QQ:1247432123